[NOIP2017 D2 T2]宝藏(状压dp)
题目
描述
参与考古挖掘的小明得到了一份藏宝图,藏宝图上标出了 $n$ 个深埋在地下的宝藏屋, 也给出了这 $n$ 个宝藏屋之间可供开发的 $m$ 条道路和它们的长度。
小明决心亲自前往挖掘所有宝藏屋中的宝藏。但是,每个宝藏屋距离地面都很远, 也就是说,从地面打通一条到某个宝藏屋的道路是很困难的,而开发宝藏屋之间的道路 则相对容易很多。
小明的决心感动了考古挖掘的赞助商,赞助商决定免费赞助他打通一条从地面到某 个宝藏屋的通道,通往哪个宝藏屋则由小明来决定。
在此基础上,小明还需要考虑如何开凿宝藏屋之间的道路。已经开凿出的道路可以 任意通行不消耗代价。每开凿出一条新道路,小明就会与考古队一起挖掘出由该条道路 所能到达的宝藏屋的宝藏。另外,小明不想开发无用道路,即两个已经被挖掘过的宝藏 屋之间的道路无需再开发。
新开发一条道路的代价是:
$$ L \times K $$
$L$代表这条道路的长度,$K$代表从赞助商帮你打通的宝藏屋到这条道路起点的宝藏屋所经过的 宝藏屋的数量(包括赞助商帮你打通的宝藏屋和这条道路起点的宝藏屋) 。
请你编写程序为小明选定由赞助商打通的宝藏屋和之后开凿的道路,使得工程总代价最小,并输出这个最小值。
输入
第一行两个用空格分离的正整数 $n$ 和 $m$,代表宝藏屋的个数和道路数。
接下来 $m$ 行,每行三个用空格分离的正整数,分别是由一条道路连接的两个宝藏 屋的编号(编号为 $1$~$n$),和这条道路的长度 $v$。
输出
输出共一行,一个正整数,表示最小的总代价。
样例输入
样例输入1
1 | 4 5 |
样例输入2
1 | 4 5 |
样例输出
样例输出1
1 | 4 |
样例输出2
1 | 5 |
数据规模与约定
对于 20% 的数据: 保证输入是一棵树,$1 \le n \le 8$ , $v \le 5000$ 且所有的 v 都相等。
对于 40% 的数据: $1 \le n \le 8$,$0 \le m \le 1000$ , $v \le 5000$ 且所有的 v 都相等。
对于 70% 的数据: $1 \le n \le 8$,$0 \le m \le 1000$,$v \le 5000$
对于 100% 的数据: $1 \le n \le 12$,$0 \le m \le 1000$ , $v \le 500000$
解题思路
首先,很容易发现打通后的道路一定是一棵树,并且,若以起点为根并令其深度为$0$,则题目中的 $K$ 即为这条路所连向的点的深度。
观察数据范围,$n \le 12$,显然是状压dp:
- dp状态:$dp[i][S]$ 表示考虑到树的第$i$层,前$i$层已选的点的集合为$S$(二进制状压)的最小代价。
- dp方程(刷表法):
已知$dp[i][S]$时,可枚举所有由不在$S$中的点构成的集合作为第$i+1$层,则状态转移为$$dp[i][S] \to dp[i+1][S|S’] + (i+1) \times \Sigma \ min{G[a][b]|a \in S , b \in S’,S \cap S’ = \emptyset }$$
简单一点,就是$$dp[i][S] \to dp[i+1][S|S’] + (i+1) \times sval[S’][S] }$$
其中$sval[A][B]$表示集合A到集合B的最短距离,即集合A中所有点到集合B的最短距离之和。可以先预处理出每个点到每个集合的最短距离$pval[i][S]$(也就是点$i$到集合$S$中所有点的距离的最小值),然后用$pval[i][B]$更新$sval[A][B]$。 - dp顺序:由dp方程可得:从小到大枚举层数,再枚举集合即可
- 边界条件:枚举根节点,设为$root$,则$dp[0][1<<(root-1)] = 0$
状压相关技巧
- 若$S$是$U$的子集,则$S$关于$U$的补集:$S ^\wedge U$
- 判断点$k$是否在集合$S$中(即$S$的第$k-1$位是否为$1$):
S & (1 << (k-1)) != 0 ? "Yes" : "No";
- 枚举$S$的子集:
for(int i = S; i; i = (i - 1) & S){...}
Code
1 |
|